4月2日上午,湖北省2023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全省统一开考,襄阳设有分考区,来自全国各地的1.4万余名考生来襄追梦。襄阳市人事考试院从开发人才资源、服务人才发展角度去思考、谋划和推动考试工作,把考试工作做专做精、做细做实、做优做强,全力营造公平公正、竞争择优的考试环境,为加快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规范考务管理,打造专业化考务队伍
4月2日上午12时,考试结束铃响,在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考点,来自襄阳的考生小张第一个走出考场。她站在考场外对同伴说:“感觉不错,比去年发挥的好。”
来自襄阳市人事考试院的李选超,是这个考点的负责人,在完成考后各项事宜后,长舒一口气。他说,从两个多月前就开始准备,终于圆满完成。“尽管从事考务工作多年,每一次考试还是有些紧张。”
人事考试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,要真正实现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地选拔人才,就必须要坚持原则,严格管理、严肃考风考纪。具体地讲,就是在组织实施人事考试中,必须做到严格规定不走样,严肃考纪不违规,实行考风、考纪、考务管理责任制,第一责任人负总责(主),岗位责任人负直接责任,进而做到职责分明、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,确保人事考试工作的顺利推进。
为规范考务工作,3月22日至3月31日,省市两级考试安全联席会、考务工作培训会相继召开,近500个考场的千名监考老师、124名考务工作人员逐一培训到位,考场如何布置、黑板上板书内容是什么、考试期间有哪些要求,每个时间节点做什么事,注意重点事项,实行“清单式”操作,厚厚的考务手册上规定得清清楚楚。
据介绍,近年来,襄阳建立以市人事考试院为主导、各标准化考点为主体,统一领导、分级负责的考务人员培训模式,通过考前培训、考后考核的形式,全面提升考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,建设一支“量足、质高、业精”的考务队伍,以岗位责任制、问责制等制度理清边界,严格规范人事考试各岗位工作人员守底线、存敬畏,确保各项考试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。
强化监督机制,构建人事考试安全体系
人事考试工作从组织实施到发布成绩等环节,都关系着每一名考生的命运,都体现着“考生利益无小事、考试工作无小事”的责任意识。
当天早上8时刚过,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考点,已有大量考生陆续进场。记者现场了解到,所有考生进考场前都要经过安检和人脸识别,既有效防止替考,又大大提升考生入场检测效率和精准性。
从全国各地考风考纪形势来看,“非法助考”行为背后的利益诱惑使黑色产业链难以根除,传统作弊模式尚未杜绝,新型作弊形式又不断出现,打击和防范考试作弊任重而道远。
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。”襄阳市人事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秉持专业化思维,该院加大对标准化考场建设、视频监控指挥系统、屏蔽仪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,不断研究考试作弊技术的发展趋势,提高反作弊水平和手段,使用专业防治技术和力量,每个考场除了监考老师、巡考人员这些人防措施,联合无线电管理部门,监测考点周边的异常信号,打击防范高科技作弊,确保考试工作公平公正、安全有序。此外,严格押运试卷、封存试卷环节,实施24小时不间断专人值班保管,全视频监控。
今年以来,襄阳市人事考试院共组织各项考试21场,参考人数近7万人,未发生任何考试安全事故。
创新工作方式,提升人事考试服务水平
冲刺万亿工业强市的襄阳,是历史文化名城,“好地方”自有风景这边独好,来了就是襄阳人。襄阳市人事考试院牢记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,在“服务保考”上下功夫。
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考点大门口,摆放着考场平台图二维码,扫码进入页面,考点考场分布图、平面图、楼栋图清晰明了。来自武汉的考生小赵说,使用很便捷,服务很贴心,体会到襄阳的城市热情。
一方面,积极与公安、公交、城管等部门沟通对接,加密公共交通路线,设立标示牌;增派交通警力,疏导考点周边交通拥挤等情况,保障出行畅通、安全。同时,增设流动厕所,解决考生如厕难等问题。协调周边建筑工地在考试期间暂停施工,为考生营造宁静、和谐、安全的考试环境。另一方面,因考试考点多而分散,考前通过多家新闻媒体,对考点学校地址、考场分布、乘车路线等内容进行宣传报道,避免考生因不熟悉路线等原因影响其按时参加考试。
“每年考试,都会遇到特殊考生,比如坐轮椅行动不便,我们都会开启绿色服务通道,从进考点考试进行全方位全程的服务,根据每个考生的具体情况,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考试。”襄阳市人事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,现场还设置了准考证免费打印点,协调考点学校开放食堂、报告厅等公共场所,既能为考生提供可口、经济实惠的午餐,又能供考生休息使用。通过各项细致耐心的服务,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在紧张考试之余,感受到温暖,激发与襄阳共享机遇、共创未来的信心。(襄阳市人事考试院供稿)